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揭密三毛:荷西之外的爱情

三毛与荷西的合影
 
荷西驾鹤西去之后,三毛一直心如死水。
1990年春的一天,她在《台湾日报》上读到一篇报道《在那遥远的地方》: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一位坚强而矍铄的老人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在黄沙漫漫的戈壁滩、他用心底流淌出的歌声抵御着常人难以忍受的苦难——27年的牢狱之灾。
《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半个月亮爬上来》——上百首脍炙人口的民歌,都是他在极端的生命状态下挖掘整理创作的,每一首歌都打上了他生命的印迹。
他就是西部歌王——王洛宾。
三毛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打动了。
仿佛冥冥中一下子悟到了前生。
三毛放下报纸,立即收拾行囊,他要去寻找王洛宾。
历经波折,三毛才在新疆乌鲁木齐军区干休所找到年逾七旬的王洛宾。
出现在王洛宾面前的三毛,长发披肩,一身黑红格子毛呢外套,亮晶晶的大眼睛。
王洛宾的身上没有任何人生灾难留下的痕迹,他是那么热情仗义、幽默豪爽。
王洛宾把三毛介绍给自己新疆的好朋友。并让三毛走马天山,领略大漠南北的异域风情。
三毛的心中泛起了阵阵涟漪,这是荷西离开三毛之后,三毛第一次的感情际遇。
 
王洛宾重返达坂城,纵情歌唱(作者摄于1991年秋)
 
她为王洛宾的人生和艺术才华倾倒,包含着敬仰,爱慕,同情……三毛自己也说不清究竟是什么感情,觉得自己的心和这位老人连在了一起,精神息息相通。
三毛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王洛宾,但她的心却留在了大漠戈壁。
身在台湾的三毛时时刻刻惦念着远在天边的王洛宾。那时的电话通讯还没有现在发达,每个月她都给王洛宾写三封信。(如今三毛写给王洛宾的书信都保存在王洛宾最宠爱的小儿子王海成手里)
一辈子敏感而多情的王洛宾,自然会感知到三毛的那份炽热的情感。但面对这份情感王洛宾却犹豫了。
那一年,三毛47岁,王洛宾77岁,他们之间有30岁的年龄鸿沟。

那时候还没有梁锦松和伏明霞的忘年恋,更没有杨振宁的82恋28的以身作则。
王洛宾写信委婉地回应三毛:
“萧伯纳有一柄破旧的阳伞,但早已失去了伞的作用,他出门带着它,只能当做拐杖用”。王洛宾自嘲而诚恳地说:“我就像萧伯纳那柄破旧的阳伞。”
王洛宾故意延缓了回信的节奏。
但三毛却一往情深,他在信中责怪王洛宾:“你好残忍,让我失去了生活的拐杖。”五个月后,三毛来到北京,为电影《滚滚红尘》的剧本做最后的修改,一忙完编剧的工作。三毛便带着一只沉甸甸的皮箱,盛满她长期居住所需的衣物,飞往乌鲁木齐,随君直到夜郎西。
在三毛在心中认定,王洛宾那里有他的精神归宿。
 
 
                                          三毛在王洛宾的家中留影
 
三毛打开自己的皮箱,取出一套十分精美的藏族衣裙。这是她在尼泊尔旅行时特意订做的。三毛知道那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一位俊俏的藏家女孩卓玛,曾经在年轻的王洛宾身上轻轻地打了一鞭。一鞭钟情,创作出世代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今天,三毛穿起藏式衣裙,陪伴年近八旬的王洛宾老人,唤醒那久远的记忆——艺术家的心,永远年轻。
但接下来的故事,却并不像小说里情节那样“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
三毛爱独处,王洛宾爱热闹。
三毛喜欢离群索居,王洛宾常常宾客盈门。
三毛感情外露敢做敢为,王洛宾的内心却在挣扎和犹豫:他不像杨振宁那么洒脱,随手就接过上帝赏赐的最后的礼物,并甘之如饴。
半个月后,三毛拖着她的大皮箱,失落地离开了乌鲁木齐、离开了大陆,离开了王洛宾。
三毛在荷西之后的唯一次心动,就这样无疾而终。
三毛离开王洛宾后的第121天,1991年的1月5日在台北自缢身亡。
噩耗传来,王洛宾极度震惊,他一瓶接一瓶地喝烈度白酒,他希望在酒精中麻醉自己。
大悲大痛之中,王洛宾写下了他晚年最后一首情歌:
 
《等待--寄给死者的恋歌》
你曾在橄榄树下等待再等待
我却在遥远的地方徘徊再徘徊
人生本是一场迷藏的梦
且莫对我责怪
为把遗憾赎回来
我也去等待
每当月圆时
对着那橄榄树独自膜拜
你永远不再来
我永远在等待
等待等待
等待等待
越等待,我心中越爱!

可惜三毛已经永远听不到这歌声了。
 
 
作者与王洛宾在达坂城的合影
 
王洛宾题词签名


·上一篇文章:男女选择的魔鬼解释
·下一篇文章:歌德暮年之恋:74岁爱上19岁妙龄少女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6mj.com/news/love/073261826229AGBAJDHDFKG75C9HCEA.htm


【相关内容】

《死亡之屋》第三章 凯茜,别那么紧张,一去不复还的又不是你

R.L.斯坦

历史真相:赵子龙并不是蜀国的“五虎上将”

佚名

“郎财女貌”?——简论为何富翁的太太多半儿不是美女

陈思进

再谈刘备 是个好哥们但不是一个好皇帝

佚名

霍去病杀了李敢是不是有意的?

佚名